1)第四十五章 答案_紫华君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中卷:水远山长莫回首第四十五章答案

  折柳赠别是圣朝中期开始流行的风雅习俗,从永平城北上西行,必定经过杨柳堆烟的杜桥,绵延数十里的柳树,婆娑成姿,横跨玉水的青石长桥上雕饰精巧,栩栩如生,送别之人在桥边折一支柳,清酒三杯,长歌一曲,挥手洒泪,歧路分襟。

  阳关词唱断,故人再难见。一座杜桥,不知见证了多少人情冷暖、世态炎凉;方寸之地,才子赋诗,佳人落泪,不知出了多少佳句名篇、悲喜传奇。

  京都既然是仿永平而建,当然不会少了这个景致,沧水的支流白水河从京都城内流过,出了城,两岸遍植奇树异木,一座以白玉石作桥面的石桥横跨其上,在地方志上,此桥名为玉桥,但是,更多的人喜欢称之为折柳桥。

  ——至于其中几分是讥讽,几分是随性,就不得而知了。

  无论其名是玉桥,还是折柳桥,都必须承认,这是一处风景极佳之地,凌晏他们来京都时并非从玉桥经过,方才赶往神殿又是匆匆而过,此刻,看到水清如碧的白水河,光亮如鉴的玉桥,除了来过的凌晏与白初宜,枫舞、风絮与红裳都忍不住惊叹出声,枫舞与风絮甚至忍不住卖弄似地唱和了一番诗词歌赋。

  白初宜坐在车内,没有动,只是将车门与车窗尽数打开,享受着轻风,听到他们二人的唱和,也忍不住点评似地一会儿微笑,一会儿皱眉。一会儿点头,一会儿摇头。

  凌晏则没那么安稳,在车上坐了一会儿,见白初宜这般作派,也没有煞风景地打扰,只是跳下车,走远了一些。神色十分不愉。

  道远赶到时,见到的就这样地情景。他一时也弄不明白状况,看了看,直接走到车前,对白初宜道:“原召去了。”

  白初宜见到道远还是很高兴的,再听到这句话,不由展颜微笑:“你遇到了?”

  道远点头——他的确是与原召擦身而过。

  白初宜示意道远上车,等他坐定才道:“道远。看过我的信了?”

  道远眼神一冷,却仍然点了头。

  “你以为如何?”白初宜很认真地询问。

  “不可能!”道远冷冷地回答。

  白初宜并无意外之色,微微侧头,追问:“为何?”

  道远抱着剑,目光锋利,冷然而言:“神殿。毫无关联。”一如既往的寡言风格,令人费解。

  白初宜却明白他的意思,不由皱眉:“不见得吧……”

  道远忽然跳下车。盯着白初宜,一个字一个字地道:“家母不喜欢与神殿有所牵扯。”

  ——不喜欢已是最大的理由。

  “……好吧!”白初宜看了他半晌,神色淡然地点头,“你既然如此说,我便作罢。”

  道远目光一凝,眼帘微垂。语气依旧平直:“多谢。”

  白初宜唇角轻扬,没有说话,但是,凌晏却凑过来,皱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